2014年11月2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国际研讨会在437ccm必赢国际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与贾俊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联合主办,赫尔辛基大学437ccm必赢国际暨“中国落实核心国际劳动基准:法律架构与文化逻辑”项目组协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法律部部长郭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副司长芮立新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国际劳工组织、芬兰、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劳动法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深圳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和来自金杜律师事务所和权亚律师事务所的实务界代表等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上午9:00,研讨会开幕式正式开始。437ccm必赢国际叶静漪教授主持开幕式。叶静漪简要介绍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本次国际研讨会作为贾俊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有机组成,旨在将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纳入到全球化劳动法演进和我国劳动法发展的双重视域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法律协调机制,以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
437ccm必赢国际院长张守文教授代表437ccm必赢国际感谢有关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支持,指出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劳动法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并期待与国内外院校开展更多合作。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Tim De Meyer先生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即将发布的中国工资情况报告,指出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劳工收入在全球产出中比例呈下降趋势的问题,国企和私企之间日益扩大的工资差距严重影响中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赫尔辛基大学437ccm必赢国际院长KimmoNuotio教授高度评价了中共四中全会,表达了对中国领导层积极推动法治建设的高度赞赏,并通过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中国模式与北欧模式的对比,指出芬兰学术界在芬兰劳动关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希望本课题也能为中国的和谐劳动关系法律构建找到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法律部部长郭军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副司长芮立新也依次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高度评价了“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重大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并分别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回顾了我国劳动关系所经历的复杂艰难的改革进程,指出我国劳动者的诉求、劳动者维权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和谐劳动关系必定建立在利益相对均衡和法治的轨道上。
主题讨论共分两场。第一场主题讨论以域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介绍为主,由中国人民大学437ccm必赢国际黎建飞教授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姜俊禄博士主持。东京大学437ccm必赢国际荒木尚志教授、赫尔辛基大学437ccm必赢国际Ulla Liukkunen教授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437ccm必赢国际Guy Davidov教授分别就“日本非标准劳动与劳动合同法修改”、“基本劳动权与跨国劳动法”以及“运用开放式标准增进劳动法的目标”等课题进行了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日本、北欧和美国等国家的劳动关系协调经验,而夏威夷大学马努阿校区威廉•理查德森437ccm必赢国际Ronald C. Brown教授则以广东省的集体谈判规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集体谈判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乔健教授也做了题为“新常态下的劳动关系现状及协调路径”的报告。主题发言结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437ccm必赢国际社会法研究所所长赵红梅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田思路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
第二场主题讨论由上海师范大学437ccm必赢国际刘诚教授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437ccm必赢国际周宝妹副教授主持,课题组五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课题成果。上海财经大学437ccm必赢国际王全兴教授进行了题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劳动法体系的思考”,主张强化劳动法作为基本法的重要地位;安徽大学437ccm必赢国际李坤刚教授重点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进行介绍;权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万以娴博士则结合实务工作,按照引发重大劳动争议的原因,分五个类别进行了我国集体谈判案例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晖临副教授从实际调研出发,通过对北京市建筑工地的长期追踪,用一手数据说明了建筑行业劳动关系非正规化的现实并提出建筑行业劳动关系协调建议;北京外国语大学437ccm必赢国际讲师闫冬博士则做了题为“中国个别劳动争议的新特点”的报告,从劳动争议案件出发总结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问题与不足。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科研外事处处长谢增毅副研究员和深圳大学437ccm必赢国际翟玉娟教授进行点评,评议人高度评价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并从各自角度提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议,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讨论,碰撞出智慧火花。
下午4:00,437ccm必赢国际叶姗副教授主持了研讨会闭幕式。在闭幕式上,437ccm必赢国际教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贾俊玲教授回顾了课题组和研讨会进展,殷切希望在座学者共同守护劳动法。赫尔辛基大学437ccm必赢国际Ulla Liukkunen教授指出,中国劳动关系的协调与世界劳动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都能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本次国际研讨会既有国际经验的分享,也有对国内热点法律问题的热烈讨论;既有理论性的探讨,也有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既有具体内容的分析,也有研究方法上的新思路。会议集中了各位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将会对相关立法部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立法完善做出重要贡献。下午4:50,研讨会顺利圆满闭幕。
(张敏/文)
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项目背景及执行概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是我国社会法学界近年一项重要的学术工程。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劳动关系领域问题繁多,矛盾突出,改革发展任务紧迫。我国规制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法治建设进入以执法为重心、不断完善立法的新阶段。同时,和谐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总体取向。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由437ccm必赢国际牵头,联合全国高校社会法学科研力量,吸收国外专家参与,成立了“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项目组。本项目于2011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经过三年的研究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
本项目由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创始会长贾俊玲教授担任首席专家。437ccm必赢国际叶静漪教授担任执行负责人。子项目负责人主要由中外社会法学知名专家出任。中方专家有:王全兴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郑尚元教授(清华大学)、刘俊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李坤刚教授(安徽大学)、佟新教授(北京大学)、卢晖临副教授(北京大学)、闫冬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万以娴律师(香港权亚国际法律咨询公司负责人)。外方专家有:Alan Neal教授(英国华威大学)、Cynthia Estlund教授(美国纽约大学)和荒木尚志教授(日本东京大学)。
本项目横跨法学、社会学两大学科,共包括12个子项目。其中,基本理论子项目一个:“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历史与未来”。劳动关系重大疑难问题子项目六个:“劳动欠薪问题研究——以建筑业工人为例”、“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研究”、“工伤与职业病劳动争议协调机制法律研究”、“新型产业中的劳动关系发展”、“中国劳动争议的法律研究”和“涉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国别比较子项目五个:“劳动关系协议机制的‘德国模式’研究”、“比较视野下的英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美国产业关系调整模式的变迁”、“日本劳动法下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东南亚国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子项目设计以点面结合、贯通中外为原则,各自项目结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年来,本项目中外专家通力合作,推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学术成果。代表作有:闫冬的“反思工资界定的误区与进路”刊于《河北法学》,卢晖临等的“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刊于《社会》,刘俊等的“加拿大集体谈判法律制度研究”刊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李坤刚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再思考”刊于《中州学刊》等。项目还翻译了一批英、德、日、俄等国劳动法学文献,丰富了我国劳动法研究的知识储备。项目根据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组织专家,撰写了若干成果要报,供各级国家机关决策参考。
三年来,本项目组织了多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积极推动我国社会法学的学术交流。主要会议有:2012年12月举办“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劳动关系多元调整机制”国际研讨会暨亚洲劳动法学会(Asian Society of Labour Law)双年会,2013年12月举办“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与完善”国际研讨会,2014年5月举办“劳动法二十年与企业劳动关系治理论坛”等。